這一政策指向的背景是,民辦中小學迅速發展,并且因為招生限制較少,往往享受到了“提前招生”的特權,挑選到優質生源,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質量,形成良性循環,相比之下,公辦學校式微。
民辦中小學提前“掐尖”的現象,正在被進一步禁止。
7月8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》提出,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,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;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,實行電腦隨機錄取。
事實上,今年3月,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》就指出,各地要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,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,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,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,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。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,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。
這一政策指向的背景是,民辦中小學迅速發展,并且因為招生限制較少,往往享受到了“提前招生”的特權,挑選到優質生源,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質量,形成良性循環,相比之下,公辦學校式微。
在此之前,上海、西安等地已經陸續在實施“公民同招”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相比于“任其掐尖”,“公民同招”政策能夠更好地維護平衡,盡量不讓生源差距繼續擴大。但政策作用的大小受其他因素的影響,尤其是公立學校的辦學質量提升,否則,在很多地方,家長們追逐民辦學校的導向很難發生改變。
上海民辦學?!敖禍亍?/strong>
幾年前,劉?。ɑ┛粗辛松虾钇謪^的一家私立小學,特意從浦東區搬過來,買好了學區房——首選當然是這家私立,但如果私立沒考上,至少還有對應的公立小學保底。